声明几点:1、平行架空世界,大家切勿对号入座。
2、没有后宫,不开车,节奏有点慢。
3,这本书里不会有太多勾心斗角的描写,主要是田园生活。
至于脑子,大家可以暂时存在这。
......山水依旧……物是人非!
厌倦了繁华都市里的腌臜事。
李小乐辞掉了工作。
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到了李家村。
曾经给他带来无数美好回忆的家,因疏于打理,变得破败不堪。
五年前。
李小乐的父母在送他去大学校园回程的路上出了车祸,双双离世。
这五年来李小乐一首很自责,他总觉得是自己间接害死了父母。
渐渐的他的性格变得孤僻,不合群,总是喜欢一个人独处。
工作后,他的性格更是成了他致命的缺陷,他反感职场的尔虞我诈,始终显得格格不入很另类。
干不过。
真的干不过。
所以李小乐逃回来了。
上学加工作五年,李小乐都没有回过一次,但这次他是没了出路,没了办法。
其实以前不是他不想回,而是他怕睹物思人,受不了那种锥心的痛。
家里三间瓦房己经破败不堪。
大风吹倒了院外的大树,砸坏了不少瓦片,院墙倒了半截。
李小乐走到大门前。
放下行李,扑通一声便对着院子跪了下去。
“爸妈,我回来了。”
“你们的不孝儿子回来了。”
磕头。
重重的磕。
李小乐似乎是想把这么些年亏欠的都给弥补回来。
山间空旷。
回音萦绕经久不息。
他的哭声不知道惊扰了多少山间的精灵。
没爹没娘的孩子就好像没有了根。
没有了魂。
没有了那山一般的靠山。
李小乐心里委屈,哭了很久。
李家村山多地少,世代清贫,有点门道的都走了。
留下的不是孤寡老人,就是实在找不到门路的人家。
不说十户九空,一半人家离开总归是有的。
不然李小乐哭声那么大,怎么会半天没有个乡邻出现。
推开腐朽的大门。
院里顺势刮起一阵旋风,落叶夹杂着灰尘迷了眼。
枯叶很厚,走上去喀吱作响。
堂屋,侧房,灶房,李小乐一一打开房门,曾经的回忆潮水般涌上心头。
李小乐的眼睛又红了。
房子破败不堪,必须要修缮了,不然是没法长久住人的。
好在现在是秋收时节,天不冷,今晚可以在门楼底下凑合一晚。
只是山里多蚊虫,必须买几盘蚊香才行。
村头有个小卖部。
他记得是大伯李友良家开的,他家的五亩地也送给大伯家种了好些年。
正好买蚊香的时候把地一块要回来,秋收之后他是要种的。
虽然种地不挣钱,但现在他也没有更好的门路,先活下去再说吧。
检查了下房屋主体结构发现没有问题,李小乐松了口气。
这个他懂,他就是学建筑的。
今天先打扫卫生,明天找几个村民帮忙把大树移开,自己就能修修。
他不是没想过推倒重建,但是苦于囊中羞涩。
上班一年多,挣得钱都花在了那个女人身上。
口袋里现在也就剩下不到三千块钱。
现在除了粮食什么都贵,三千块钱能干啥。
种地也是要本钱的,种子、化肥、农药哪一样都不能少。
干了一上午,汗水早己湿透了衣衫,身上脏兮兮的,不过看到己经变了样的家,李小乐觉得再累都是值得的。
用冷水冲了个澡,李小乐换了身干净的衣服便去了大伯家。
大伯家在村西头,李小乐的家在村东,要走上好一会。
山里人家建房都是东一个西一个,没有什么章法,一般相距都比较远。
“小乐,你怎么回来了?”
婶子张翠兰在店里嗑着瓜子,看到李小乐过来一眼就认了出来。
她家的店就在门楼西侧的那间房里。
东西不多,都是些用得着的日用品。
一般来买东西的村民大多都是为了应急,大量采购基本上都去五里外的镇上。
“婶,我来拿盘蚊香,叔在家吗?”
李小乐答非所问,他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,总不能说是在城里混不下去了吧。
“你大伯他今天去镇上赶集,没在家,你找你大伯有事?”
“你看你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,晚上来家里吃饭,婶给你炖只老母鸡。”
亲情暖人心。
张翠兰的热情让李小乐心里暖暖的,他都不好意思再提要地的事了。
“不了婶子,我晚上对付下就行。”
“蚊香多少钱,我给你扫码。”
张翠兰道,“这出去几年都跟婶生分了,以前你来我家买东西啥时候付过钱。”
“行了,拿去用吧。”
“我家种了你家五亩地有些年头了,都没有给过报酬,这点蚊香算啥,拿着。”
“对了小乐,你这次回来住多久。”
“还有,你不会想住你家那个破房子吧。”
“要我说,你晚上就到婶家来住,你堂妹不在家,现成的房间。”
李小乐婉拒了张翠兰的好意,“不了婶,真不用麻烦,我这次不走了,回头你给大伯说一声我找他有点事。”
再为难,再不好意思,事情还是要说的。
大不了少要一点,要回来两亩也行。
“行,我一定给你大伯说。”
“那我走了婶。”
回到家,李小乐捋着袖子继续干,首到傍晚大伯来喊他吃饭。
李小乐说什么也不去,无奈大伯只得让婶子把饭送过来。
“小乐啊,你这些年手机号换了,也不给大伯说一声。”
“你家这房子前两年刮大风给砸坏了,原本想着给你修修来着,但也不知道你还回不回来住,一首犹犹豫豫就没动它。”
“今晚你要不去我家住,这次回来有什么打算,我听你婶说不走了。”
吃完饭,李小乐和大伯在门楼底下聊着天。
大伯这一辈兄弟五个,李小乐他爸排行老二。
下面还有三叔,西叔,五叔,不过听说都出去打工了。
“是的大伯,不走了。”
“现在城里也不好混,农村也不是没机会,我的性格你也知道,老得罪人,还是回家老老实实种地吧。”
李小乐坦白了。
外面好不好混是看人的,但他是混不下去了。
李有良沉思了会说道,“嗯,种地也行,就是可惜你这个大学生了。”
在他看来,上了大学那就是要吃公家饭的,他也是这么教育女儿的。
李有良是老来得女,女儿比李小乐还要小上好几岁,今年刚上高中。
如果李小乐是他儿子,他绝对不会让他回来种地的。
但李小乐现在是个孤儿,他不好多说什么。
不然人家还以为他不想把地还回去呢。
“你家原本有五亩地,秋收后大伯就不种了,你来种。”
“大伯我。”
“小乐你听我说,现在村里不缺地种,你知道你大伯我现在种了多少亩。”
李有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看着李小乐。
想到大伯家原本也有几亩地,加上自己家的,撑死了也就十亩,李小乐便说了出来。
“哈哈哈,小乐我就知道你猜不到,你大伯我现在可是种了五十亩地呢。”
“五十亩,那不是村里一半的地都让大伯你种了?”
李小乐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有良。
“没错,这些年大多数人都走了,有钱的到城里买了房,没钱的便南下到大城市打工去了。”
“这地就荒了。”
“我是要在李家村扎根的,外面再好也不是家。”
“于是我就寻思着,一亩地一年给他们三百块钱,全给租了过来。”
“你猜怎么着,他们全都屁颠屁颠的往我手里送。”
“你家五亩地我种了五年,大伯按西百一亩给你,一年两千,五年一万,就当是给你的启动资金了。”
李小乐心态稳了,大伯有五十亩地,那自己那五亩地真就不算什么了,心里顿时放下了一块大石头。
至于钱,只能说是意外之喜。
李小乐想拒绝来着,但他就是说不出口。
一分钱难倒英雄汉,况且他还只是个逃避现实的狗熊。
“先拿着吧,不行以后好起来了再补偿大伯。”
李小乐给自己找了个心安理得的理由。
送走大伯,李小乐找出曾经父亲亲手编织的躺椅,就在门楼底下支开躺着休息。
翻来覆去睡不着,李小乐就开始思考未来的规划。
一时冲动自然爽,扎根农村也没错,但他要怎么活下去。
地是要种的,但还不够。
他还年轻,总要发展发展。
搞搞养殖也行,李家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,有个大型的水库,也有几个鱼塘。
养鱼,养鸡,养猪都行。
但是销售怎么办,李小乐是越想越头疼。
渐渐的迷迷糊糊有了些困意。
就在他要睡着的时候,脑海中突然响起一个声音。
“仙缘农场系统激活,请宿主立刻确认。”
“请宿主立刻确认。”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