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的水乡最是养人,江南的女子更是温柔如水。
可在众多女子中,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,她便是浙江巡抚的女儿萧云。
因为出生的时候后背上有一个红色的鸟形胎记,所以父母又叫她小燕子。
小燕子的父亲萧之航出身于汉军旗正黄旗,在任浙江巡抚之前曾任过两年翰林编修,因此在朝中也有众多故友。
而她的祖父官至兵部尚书,如今也己致休。
小燕子的母亲杜雪吟也同样出身于书香世家,杜家出身于汉军旗正白旗,她的外祖父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,舅舅如今正在大理寺少卿的任上。
萧家和杜家也算是门当户对,因此到了成婚的年纪,两家一拍即合,喜结连理。
二人成婚后,萧之航便赶赴浙江任巡抚之职,十几年过去,也依旧恩爱如初,不曾纳妾娶小。
在那个男人可以三妻西妾的年代,萧之航夫妇真正做到了“一生一世一双人”,被不少人艳羡。
说起这位萧姑娘,坊间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
大家都说,她的身上既有江湖儿女的不拘小节,又有大家闺秀的知书达理,在坊间备受赞誉。
她不仅善武,明理,心中更是装着百姓与家国天下,她深知“君为舟,民为水,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”的道理,因此,在她大一些后,便常常在坊间行走,了解百姓的需求,为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因着父母在小燕子年幼时经常教导她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,”所以小燕子常常怀有一颗悲悯之心,在杭州城设立了许多济慈院和育婴堂,帮助杭州城内的鳏寡孤独者,让他们老有所养,幼有所依,这使得小燕子的善举经常被坊间百姓所称颂。
小燕子的父亲虽然是文臣,武功却十分高强。
因此她与哥哥萧风的武功和父亲一脉相承,常常女扮男装行走江湖,行侠仗义。
她的哥哥萧风,也是个奇人,他曾写过一首诗“一箫一剑走江湖,千古情愁酒一壶。
两脚踏翻尘世路,以天为盖地为庐”,正是因为这首诗,他也给自己取了个别名“箫剑”。
箫剑深知自己的妹妹心系百姓,即使有闯荡江湖的心思,却每次在妹妹赈济百姓时都会从旁协助;他也深知,萧家世代骁勇,为国尽忠,他要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,肩负起整个家族的重担。
当今的乾隆皇帝尤其喜爱江南美景,曾写诗盛赞:“龙川竹影几千秋,云锁高峰水自流。
万里长江飘玉带,一轮明月滚金球。
远看西北三千里,近看江南十二州。
好景一时看不尽,天缘有分再来游。”
乾隆皇帝曾多次下江南游赏,这一年,乾隆皇帝携太后,皇后,令妃,五阿哥以及晴格格和大学士福伦,纪晓岚还有福伦的两个儿子巡幸江南,便来到了萧家。
皇帝突然驾临,倒是让萧之航夫妇措手不及,忙遣人去叫箫剑和小燕子到前厅来。
可府里的下人却告知杜雪吟,小燕子今日出门打猎,此刻并不在府上。
杜雪吟无奈,只得先叫下人通知箫剑到前厅来见人。
萧之航起身向乾隆皇帝告罪:“皇上请恕罪,臣本有一双儿女,犬子名叫萧风,如今刚满17岁,只是臣的女儿……她如今正在外面打猎,并不在府上,等她回来,臣一定带她向您请罪。”
“无妨无妨,萧卿,”乾隆宽和的笑了笑“这个年纪的孩子是最爱玩的,随她去吧,就连永琪——玩心也是很重的,今早还偷偷跑出去打猎,朕命人找了好久,才找到他。”
正说着。
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脚步声,萧之航猜到是小燕子回来了.便起身告退出了门,果真见到小燕子站在门外,手里还抓着一张白狐皮,说:“皇上来了,你这样冒冒失失的成何体统,快去换身得体的衣服。
太后最不喜欢女孩子家这个样子了。”
“啊?”
小燕子很疑惑,她正想再问些什么,却没来得及便被侍女拉走了。
等到小燕子换上一身得体的裙装,杜雪吟才叫她去拜见皇帝。
小燕子刚刚行过礼,便见到了一旁的永琪:“艾琪,你怎么在这?
你不是说……”永琪也反应过来:“你怎么在这?”
思绪不由自主的回到了下午:他在打猎的时候好不容易射中了一只白狐,却没想到被人抢了先,他本想与“他”理论,却发现他的耳朵上竟有耳洞,当即便猜到了他是女扮男装的姑娘,便忍不住打趣道“你为什么有耳洞?
这不是姑娘家才有的吗?
这……难道是你们江南的风俗习惯吗?”
说话间,看到自己身边的小桂子来找自己,为了不暴露身份,便谎称自己名为艾琪,如今跟着父亲到江南采买。
见到那名姑娘有些脸红,便收起自己的笑容说道:“既然你说,这只白狐是你先射中的,那你便拿去吧,我还有事,就先走了。
‘乾隆见此情景,忍不住笑起来:“看来孩子们倒是一点都不生疏——永琪,这就是你今天同朕讲的,遇到的那个很有趣的姑娘?”
小燕子忙向乾隆请罪:“臣女有眼不识泰山,不知那人竟是五阿哥,还望皇上恕罪,也请五阿哥多多包涵。”
乾隆笑道:“这有什么包涵不包涵的呢?
反倒是你这个小丫头有趣的很,这么多年了,朕还真是第一次见到有女子能在骑射上胜过永琪的。”
小燕子道:“皇上缪赞了,臣女不过会些雕虫小技,何德何能堪与五阿哥相提并论。”
最新评论